如何让机械学子的学习,与国家航空战略同频共振?如何让本科生的未来规划,根植于真实的产业土壤?6月29日至7月10日,机械工程学院给出了一个生动的答案——将生产实践课堂搬进了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空工业宝成)。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空工业宝成)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AVIC)旗下的一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公司总部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长期专注于航空机载设备、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核心产品包括高精度陀螺仪、加速度计、飞行仪表及组合导航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军用飞机、无人机及民用航空领域。
作为国内航空仪表和导航技术的重要供应商,宝成在惯性技术、传感器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多次参与国家重点航空装备的配套研发,并推动军民融合,将航空技术拓展至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民用市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航空工业提供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机载设备解决方案。

走进航空工业宝成的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是精密制造与现代工业的完美融合。
在惯性导航系统装配区,高精度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在恒温恒湿的洁净环境下进行调校,身穿防静电服的技工们借助激光校准仪,确保每一组传感器的误差控制在微米级。
转入精密机械加工区,数控机床的切削声此起彼伏,钛合金毛坯在高速铣削中逐渐成型为航空零件的复杂轮廓,冷却液溅起细密的水雾,映衬着机械臂精准的轨迹。
而在总装集成车间,技术人员正将调试完毕的导航模块嵌入战机航电系统,每一根线缆的插接都需通过严格的导通测试,墙上的标语“质量是航空人的生命”格外醒目。


学生感悟:

余秋璇
在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的实习参观,让我深刻领略了现代精密制造的魅力。近距离观察了运转中的普通机床、能实现精细复杂形状加工的电加工设备(线切割、电火花),以及高效自动化的数控机床(CNC)。在液压冲模区域,强大的液压驱动和精密模具协同工作,高效完成钣金成型,工装夹具对保证产品一致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生产流程组织有序,体现了精益理念;员工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态度,则是深厚专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的缩影。这次经历重塑了我对机械专业的认知。它远非简单的制图加工,而是融合材料、工艺、控制、软件的复杂系统工程。课堂上的公差、力学、原理等理论知识,是理解现场工艺、设定参数和保障质量的基石。我深刻体会到,扎实理论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创造价值的前提,实践经验则是知识的催化剂。面向未来,我对投身高端装备制造,尤其是航空、精密仪器领域充满期待。希望在精密加工、数控编程、工艺优化或工装设计等方向深耕,将所学应用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前沿。此次实习,坚定了我以专业知识服务产业、追求卓越的信念。

周江玲
走进企业的部装部和机电部,亲眼见识了导电环的制作装配。恒压测试设备稳定闪烁,装配线上的每一个部件如同被精准齿轮驱动着有序流动。这不仅是严谨工艺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精密与责任意识的无声承诺。工人专注的眼神与工程师严谨的检验交织,映照出企业精益求精的深刻印记。目睹国产高精密导电环在航天核心领域的稳健前行,我深感其“旋转连接世界”的潜力所在,尤其在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化、智能传感系统融合方面的成长机遇无限广阔。此次实践,既深刻重塑了我对机械专业的理解,更使我亲身体会课本公式于实际中绽放的力量:一个微米级的精度、一次应力分布的细微控制,都可能直接影响设备的生命长度。这段经历已悄然点亮我专业深造的信念,立志投身于高端智能装备的探索与研发,让知识服务于“中国智造”的宏图。令人欣慰的是,这家企业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它持续创造价值与就业的脉搏,有力地跳动着振兴的节拍;其坚持严格物料控制,更体现了对绿色未来的承诺。从精密制造的微观世界,直到助力区域发展的宏阔蓝图——这趟旅程让我真切体会到作为机械人的时代使命:以技术精进书写匠心报国的新篇。

秦华
宝成公司实习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机械专业从课本到现实的大门。走进厂区,“航空报国”的标语不是口号——车间里师傅们对着精密零件反复校准的专注,技术部墙上泛黄的图纸与最新数控系统的并置,都透着老国企的严谨与新活力。短暂的实习经历,让我对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机械不只是拧螺丝、车零件,宝成的数字化车间里,机器人与工人协作加工航电部件,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传统机械早已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跟着工程师参与工装设计时,我发现大学学的CAD、PLC知识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特别踏实。从航空航天到高端制造,我们需要的是既懂传统工艺又通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机遇。

单嘉乐
在航空工业宝成的实习中,我近距离接触了航空机载设备的精密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高速运转,工人们按“零缺陷”标准完成装配,数字化看板实时更新生产进度,展现出精益生产的严谨。厂区内“航空报国”的标语与党史文化墙相映,让人感受到红色基因与现代工业的融合。作为航空工业链的关键一环,宝成见证了我国航空装备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但核心技术自主化仍需突破。未来随着大飞机、无人机产业的爆发,企业在智能化制造、新材料应用上的探索将更关键。这次实习让我跳出课本,机械专业不只是图纸与公式,更是支撑航空强国的“筋骨”。从精密零件加工到智能产线运维,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创新思维,这倒逼我补学智能制造、可靠性工程等知识。未来我希望投身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像宝成的工程师们那样,用机械专业技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宝成扎根宝鸡,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区域制造业升级,正是红色企业反哺地方的生动实践。而车间里的节能设备、可回收工装设计,也让我看到传统工业向绿色制造转型的努力。
此次我院生产实践团赴航空工业宝成的实习实践之旅,让同学们深入领略了航空精密制造的魅力,更在实践中锤炼了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正是生产实践团的实地实践,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宝成“严慎细实”的航空标准和“创新求索”的技术追求,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行业标杆。愿我们与生产实践团一道携手同行,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机械人的辉煌篇章!(文/图 王延龄 审核/林允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