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通知】关于举办第二十三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机械工程学院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林允博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入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机械工程学院决定举办第二十三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机械工程学院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参赛对象

2026 年 6 月 1 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02、赛程安排

1.学院初赛(2025 年 11 月 30 日前):由各学院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组织好学院初赛,初赛参赛项目总数、参赛人数占学院学生总数比例分别不低于 1%和 10%,做好学院表彰奖励,遴选优秀项目参加学校复赛。

2.学校复赛(2025 年 12 月上旬):各学院按照分配名额遴选参加复赛项目,学生人数 1000 人以下的学院,推荐 8 个项目;学生人数 1000-1700 人的学院,推荐 10 个项目;学生人数 1700人以上的学院,推荐 15 个项目。每个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可推报 1 个项目。第二十一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获得挑战杯、优胜杯单位和本届竞赛承办单位可再多报 3 项。报项目要兼顾各个组别,可以调剂各组参赛数量,不要过于集中,每个组别不少于一个项目。竞赛秘书处负责对各学院申报校级复赛的项目进行审核,符合参赛条件的项目,由评审委员会组织评议,遴选出参加学校决赛的项目。

3.项目深化(2025 年 12 月至 2026 年 3 月):入围决赛团队利用寒假时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持续改进项目材料,认真演练路演答辩环节。

4. 学校决赛(2026 年 3 月下旬):学校组织公开路演答辩,邀请评委进行评审,确定校级奖励等次,拟定省赛推荐项目名单。

03、大赛分组

立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5个组别。

A.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B.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C.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D.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E.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04、团队组建

1、鼓励参赛学生结合学科特色和兴趣,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合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

2、每个参赛团队的学生总人数不超过15人,指导老师不超过5人。

3、对于跨学院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严禁重复申报。

05、参赛材料要求

1、参赛项目报名表:用于竞赛评审和参赛资格审核,内容真实性审查。(附件3)

2、项目介绍材料:严格控制在20页以内PPT,并转成PDF格式上报。

3、商业计划书:提交商业计划书,并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4、其他证明材料: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在报名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必须有省级及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及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涉及知识产权的,必须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对于涉及已工商注册企业的项目,报名时应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项目负责人必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全国比赛通知发布之日后变更的不予认可。

第1-3项为必交材料,第4项若有涉及则需将该项材料集中在一个PDF中上报。

06、评审要点

突出实践导向,在考察项目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包括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团队协作等方面,具体要点如下:

社会价值10%:项目结合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与成效。在科技创新、扶贫助困、社会民生、生态环保、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度。未来在持续吸纳、带动就业的能力等。

实践过程10%:项目通过深入社会、行业、实验场所、实训基地,开展调查研究、试点运营、试验论证,获得实践成果。项目成果对于了解社会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社会问题等具有参考价值。

创新意义20%:项目在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形式、商业模式、管理运营、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程度。创新成果对于赋能传统产业、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积极意义。

发展前景50%:项目在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管理、发展战略等方面设计完整、合理、可行。目标定位、市场分析清晰、有前瞻性。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乐观。

团队协作10%:团队成员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具备一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创业意识、创业素质、价值观念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组织架构与分工合理,凝聚力、执行力、整体竞争力强。

07、奖项设置

大赛设项目金奖、银奖、铜奖,按所推报项目获奖名次赋分,核算总分后评定挑战杯、优胜杯,综合项目获奖情况、学院初赛组织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等评定优秀组织奖。

08、报名方式

各参赛团队于2025年11月10日23:00前,将电子版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邮箱:3531859959@qq.com

压缩包命名格式:作品类别+作品名称+团队负责人学院+姓名。具体附件见网址:https://tuanwei.zua.edu.cn/info/1041/4984.htm

初赛时间于11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会在群内通知,请有意愿参赛同学尽快入群。


上一条:【通报】机械工程学院第八周课堂考勤通报 下一条:【通报】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检查情况通报(第7周)

关闭